2023年5月29日讯,以“创新·合作·发展——粤港澳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交流会近日在南沙举行,来自粤港澳三地的20余位专家学者、政府代表共聚一堂,就把握《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重大机遇、搭建粤港澳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交流机制以及推动南沙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活动吸引多家省内主流媒体参与报道。
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慧琳,暨南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前校长胡军出席活动并致辞。刘慧琳在致辞中表示,南沙正深刻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着力推动数字产业链条深度融合,强化数据要素市场高效联通,构筑数字治理开放生态,推动数字经济成为南沙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加快打造大湾区数字经济示范区。胡军表示,数字经济作为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既是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也是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蓝海。暨南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将紧扣中央五大发展理念,以南沙为切入口和样本,进一步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数字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举措。
来自粤港澳多地的11名专家学者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产学研用、产业转型、经验思路等相关议题分享了自己的独到观察和深入思考,会场讨论气氛热烈。
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是什么?广州大学副校长孙延明教授建议,应当从产品、企业、市场、技术、人才、生态等六个基本层面着手,做好传统制造业的提质升级。对南沙来说,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尤其需要创新思维,找到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构筑好包容审慎、鼓励创新的环境,做好系统性的中长期动态规划,同时以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学术组织和培训基地等形式,充分激活大湾区的大学资源,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做好支撑。
香港中文大学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名誉高级研究员谢国樑博士指出,目前香港与内地在数据融合仍面临法律体系、规则衔接、基建联通等多个层面的难点堵点。他建议,香港与内地可以从数字化程度低的领域入手进行数字化改造,以先易后难的方式将数据转化成商业价值,通过重视数字经济民生工程,建立公平公开透明的数字经济运行机制与规则,强化穗港深科技集群效应等措施,推动两地数字经济进一步融合发展。
进行主旨发言的还包括澳门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刘成昆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勇坚教授,广东联通产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吕召彪等专家学者。他们分别从澳门产业多元化背景下的数字化转型,粤港澳协同推动数实融合的现实基础与政策逻辑,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等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深入研究与思考。与会嘉宾纷纷对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报以热烈掌声。
在圆桌互动环节,暨南大学机器人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柳宁,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产业研究所所长杨代友,广州互联网协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章江花,浙江大学华南工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潘捷,香港观传媒集团新闻总监周萱,广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副主任、副研究员周振江等来自政产学研各界的嘉宾,分别结合自身思考与实践,围绕粤港澳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思路、对策与建议相关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本次活动旨在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交流会为三地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重大交流平台,助力三地数字经济领域的体制创新、机制联动、资源整合和经验交流,希望推动南沙粤港澳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先行先试举措取得突破性进展。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交流会是全国首个粤港澳常态化交流品牌,由南沙开发区管委会与暨南大学于2019年共同发起筹办。截至今年,交流会已围绕青年创新创业、专业人才资格认可、打造一流“营智环境”、跨境投融资等主题开展了11期线上线下活动,三地各领域参会人员累计超500万人次,在全面推动南沙与港澳规则对接和创新合作,加快三地实现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和交往交融“心联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已经成为广州南沙粤港澳交流的品牌性活动之一。
相关链接:
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发展数字经济的号召,南沙区先后出台了《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等系列产业政策,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扶持数字产业发展。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南沙累计建成5G基站4905座,IPv6根服务器系统、广州数据交易所、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奥飞数据智慧产业园数据中心落地运营。南沙港四期5G智慧港口项目已实船联合调试成功,南沙国家级自动驾驶及智慧交通示范区等车联网项目加速建设。
南沙首创的数字经济公共基础设施——全球溯源中心,自2015年首次亮相以来经过4次的迭代升级,首个实体运营中心已于2022年落地建成,将服务于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区域数字治理。在数字产业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南沙目前已集聚400多家涵盖语音、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基础硬件(芯片)等重点技术发展领域的人工智能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迅猛,产业增速位居全市首位。传统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8.3%。在数字贸易方面,南沙口岸跨境电商2022年首次突破千亿,成立南沙“离岸易”综合服务平台,将数字贸易、金融服务、银企服务融为一体,全面提升国际贸易交易时效性及数据安全性,吸引总部企业、跨国公司等集聚南沙。
(刘立庆 通讯员:毛梦滢、卢硕、刘深)